标准化建设 | 学术会议 | 教育培训 | 世界中医药教育 | 人才培养 | 入会申请 | 会刊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标准化建设 > 正文
《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制定与专业认证工作背景探析
2013年04月19日 15:24   审核人:

2007年3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受教育部委托,教学指导委员会于同年4月开始起草《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伯礼院士组织15所中医药院校教务处长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经过反复讨论并多方征求意见,在“遵循高等教育和医学教育规律,根据中医高等教育特点,突出中医学办学特色,为国家开展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提供依据,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开办中医学本科教育提供参考”思想指导下,六易其稿,完成了《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并依据这一标准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进行了试点认证。

 

《标准》是我国中医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本科教育标准,对于引导、规范未来的中医学高等教育、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为了加深对《标准》的理解,有效促进《标准》的推行工作,笔者从制定《标准》的背景开始,分期对《标准》和认证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解读与探析。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要求医学高等教育建立标准与开展认证工作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增加,带来了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出现了规模与质量如何协同发展的问题。教育部为了保证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于2001年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提出要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要求各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必须充分认识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处理好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观念,并从进一步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等十二个方面提出了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4号文件是在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背景下,国家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为规范本科教育,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建立高等教育宏观监控机制,,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5年一轮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决定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思想指导下,对全国所有本科院校进行教学水平评估。教学水平评估是规范本科教学、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至今,已经完成了全国600余所本科院校的第一轮评估工作。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期间,教育部又连续于2005年和2007年下发了3个文件。2005年1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要求各高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着眼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并首次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要注重能力培养,要提高大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三种能力的要求。

 

2007年年初,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其中在1号文件中,提出了“积极探索专业评估制度改革,重点推进工程技术、医学等领域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逐步建立适应职业制度需要的专业认证体系”,首次明确了要在医学专业开展认证工作的要求。

 

为了落实教育部1号和2号文件精神,2007年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农林医药处在哈尔滨召开了医学认证试点工作会议,决定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为试点进行试点认证,同时积极推动中医学认证工作,并责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同时推动专业认证工作。

 

2.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化为我国医学教育建立标准与开展认证工作提供了借鉴与依据

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经济技术等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首先,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市场的国际化与标准化,为中国医学教育融入世界医学教育体系提供了机遇。

 

近10年来,国际医学教育快速发展,医学教育标准化进程日益加快。1998年,经WHO批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设立“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2001年,WFME执行委员会通过并发布《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同年,WHO西太区制定了区域性医学教育标准《医学本科教育质量保证指南》。2003年,WFME正式公布《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2005年WHO和WFME则联合发布了《本科医学教育认证指导方针》。在此基础上,本世纪初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标准相继问世。

 

为了适应日益加速的医学教育国际化和标准化趋势,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项目。经过2年时间的工作, 课题组于2005年完成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研究项目并通过了教育部和卫生部的联合验收。

 

在《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基础上,融入中国医学专家研究成果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吸收引进了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医学教育标准,对于提高我国医学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国医学认证工作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首次医学试点认证工作于2005年5月在哈尔滨进行,来自国内外的医学认证专家以本科医学教育WFME全球标准为依据, 对哈尔滨医科大学进行了试点认证。

 

在认真总结首次试点认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7年12月在福州召开的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上,决定继续推进医学教育认证工作。2008年3月30日至4月2日,以《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依据,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认证工作已经顺利完成。

 

《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和《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制定与试点认证工作的顺利实施,为中医学教育标准的制定和开展认证工作奠定了基础。

 

3.中医药国际化向中医学高等教育提出了建立教育标准与开展认证工作的要求

中医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特色,也是未来中国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人类疾病谱和健康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而广泛的传播,一些国家对中国传统医学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国外中医学教育机构的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0个国家开设了中医、针灸教育。如据ACAOM(Accreditation Commission for Acupuncture and Oriental Medicine,全国针灸和东方医学鉴定委员会,为美国高等教育部授权的认证机构,负责美国的针灸及东方医学教育审核认证)2006年9月6日公布的资料,经该组织认证的中医针灸学院已达57所。而日本的针灸大学和针灸学校2007年已经达到了82所。目前,这一数目还在增加中。

 

国外中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促进中医学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教育标准难以把握,质量标准难以保证等问题,一些组织或学校提出了中国作为中医学的发源地,应该建立教育标准以规范国际中医教育标准的要求。

 

毫无疑问,中国有义务、有责任通过建立标准,引导、规范国际中医学教育。因此,如果说《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是在《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基础上引进而本土化的标准,则《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就是旨在促进中医学走向世界、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的国际化标准,也是让世界医学教育界进一步了解中国、认识中医学、促进中医学融入世界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契机。

 

4.中医现代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要求中医学建立教育标准并开展认证工作

现代中医学高等教育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医学高等教育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截止到2007年,独立法人建制的中医药院校已达23所,开设本科中医学专业的院校有60所,开设针灸推拿学专业的院校有46所,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院校有38所。2006年,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在校总数达到54029人,针灸推拿学专业为11717人。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学高等教育创建了体现专业目标培养的课程体系,出版了至今为第7版的国家规划或创新教材,可以说已经建立了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但是,至今还没有建立能够完整体现教育教学水平、反映毕业生基本要求、规范办学条件的教育标准,也还没有对专业评价的依据和机制。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应该在总结过去50年来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广大中医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向国内外推出了中医学高等教育历史上第一个教育标准。

 

2007年12月24-26日,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伯礼教授为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副司长、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净为副组长的认证专家组一行8人,依据《标准》和《中医学专业试点认证办法》,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进行了首次试点认证工作,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领导和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中医学历史上的首次试点认证工作。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安排,教学指导委员会将继续推行《标准》和开展试点认证工作。

 

 

 

作者简介:周桂桐,男,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

 

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本站推荐 更多. . .
投稿须知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