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建设 | 学术会议 | 教育培训 | 世界中医药教育 | 人才培养 | 入会申请 | 会刊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世界中医药教育 > 正文
把握精髓东学西渐,与时俱进更上层楼—达•芬奇医学院21年中医教育的经验和再思考
2019年04月10日 11:06   审核人:

1990年欧洲著名医学人类学家马德和索教授邀请朱勉生到达•芬奇医学院讲授中医,开创了在法国高等医学教育系统讲授中医的先河。1997年马德和索教授、阿达理教授和朱勉生教授共同创办了达•芬奇医学院中医教育文凭,旨在面向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西医师、药剂师、医药管理人员颁发中医文凭。学制三年,以周末授课方式进行,考试和论文答辩合格后颁发证书。

 

这一中医教学的环境是西医学院,教学对象都接受过西医系统教育并且大部分具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工作经历,他们当中很多人是带着多年临床积累下来的疑惑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来,也有不少出于对异种文化医学的好奇。尽管问题多多,归根结底集中在“为什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有许多已经被新兴起的西方科学技术所替代,与此相反,中医却以其特殊疗效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现代社会的各种疑难病症,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卫生部门的重视,道理何在?”这是一个有较高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期望“汲取东江水,浇灌西园花” 的群体,本科生的教材和教法显然满足不了需求。针对这样的群体,达•芬奇医学院中医教学的重点是透过中医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向学员讲解中医体系的特点和她之所以不同于西医的缘由,而要讲清楚这一点还必须涉及中国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字结构和中国古代思维逻辑等知识。如何将中医天人合一的生态医学结构,心身合一的整体观念,时空统一的生理病理治疗学说,以及中西医学和文化的比较等等贯穿在课程之中,而不是简单地将中医理论和技能平面铺开,都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的中轴准绳。为此我们选择了回溯经典的办法,以《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等作为教材主体,而且采用了“汉字-拼音-法语对照”的编写形式,使学员既能够从本源上了解中国医学的原创理念,又获得了中西医学和文化在逻辑、理念、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二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向以笛卡儿哲学为方法学的西方医学界解析传播中医,贴着经典讲授是一条捷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脱离经典很容易陷入“变形离谱丢弃自我”的境地,这将是中医西传的失败,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然而给西医博士讲中医经典如何讲,却大有一番考究。

 

例如四时五脏阴阳这一《黄帝内经》藏象学说的关键,如果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将会无功而还。朱勉生教授系统创编了“藏气法时功”,按照五季五方五藏的模式,将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知识通过导引按跷多种养生方法一线贯通,使学员在习练中对中医整体观念和体验医学的特点真正有所感受,并且领略到中医预防为主的效验。学员越学越爱学,普遍反映:“我们从解剖躺着的死人开始学习西医,藏气法时功却从感觉站着的活人将我们引进了中医新天地,让我们体验到人与自然如何相连相通,脏腑功能气血津液如何随时运转,使我们对中医的人体观身有感受心有领悟,这是学习中医最好的起点和载体!”

 

又如经络学说,不少学员认为时至今日还没有任何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经络的存在,只不过是中国古人的一种猜想而已。如果我们不能从理论和临床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针灸课程将无法进行。王永洲教授以中国传统认知方法为锲机,结合经络体系形成的历史过程,强调临床疗效是检验与甄别科学的基础。讲课中一方面借鉴了学员熟知的现代医学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系统、以及伴行的结缔组织等知识,说明经络承担着人体的传导连接功能,同流行其中的“气血津液三流体”,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但是又指出经络不同于西医在习惯上分割开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淋巴系统,它是一个功能的集成整合,是生命所需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传导的载体和通道,合称为“经络”。经络不仅能够解释诸多的临床现象,而且还提示了西医系统功能之外的许多未知生命自组织功能,所以它超出了现代医学独立系统功能的简单叠加。这些理念也都贯穿到针灸临床示范之中,许多学员介绍的疑难病症,经过几次针灸治疗获得意外疗效,使他们从此真正改变了对中医的态度,相信这是一种有价值的生命解读,产生了深入学习的动力。随着学识的不断积累,学员越来越领悟到中医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对我们能够阅读中医古典文献羡慕不已,甚至感叹他们自己已经不可以轻易读懂伏尔泰、莎士比亚的原文了。

 

坚持从文化内核出发解析技术层面,又要切合西医所缺所需,仅仅依靠中医教授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我们的教学团体除了包括经过中国中医院校严格训练具有临床经验的中医教授,还吸收了长期从事中西医学交流合作的西医专家、富有中医临床经验的法国医生、将“道与天”作为研究主题的法国科学院天体物理学家,最优秀的《易经》研究人员、汉学家和语言文字学专家等等。同医学院课程相并行,还有全欧洲中医药专家联合会的时空针灸、特技针法和亚洲文化学院的藏气法时功、六字诀等学术活动供学员选择,从而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高水平学习计划。这样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团队受到学员极大欢迎,他们的共同感受集中在三方面,首先是中医体验认识人体的方法和理论使他们对中医学术从根本上“另眼相看”,其次是中医学健康和疾病的概念使他们的临床思维发生了重要变化,第三是中医治疗和预防疾病综合运用的多种办法,为他们的医学实践提供了全新的借鉴。

 

需要指出的是,同在中国一样,目前中医本科教育同现行西医教育体系还没有接轨的可能性,培养中医本科生不是西医学院的任务,在西医医学院里也还不可能设中医本科教育。曾经有人找到达•芬奇医学院院长提出中医本科教育的计划,院长当时就请他从办公室出去,明确告诉他走错了门户,这是可以理解的。换位思维,如果有人要求在中国的中医药大学设置西医本科教育,同样不会轻易得到认可。在西医医学院这一特殊的教学环境和面对西医博士、药剂师等特定对象,中医教育的内容、教授团体的组合和实施教学的方法,都有别于其他环境和对象。然而这部分中医教育是海外中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所发挥的功力和效果,首先是为中医药作为一个学术整体被西医了解和认识提供一个平台,顺其自然而来的是为从高层次促进中医同西医的沟通融汇加了一大把力。在达•芬奇中医部学习过的学员,很多成为在法国推进中医的领军人物。例如在法国药品食品检察署主管植物类药品用品、担任欧盟草药联盟副主席的安乐,在巴黎国立医院集团承担着在巴黎下属36个国立医院实施中医临床研究和中医教学任务的楷思比耶,在法国内科医生年会设立中医专题讲座和达•芬奇中医教育展台的思彼荷等等。很多学员成了全欧洲中医药专家联合会的会员。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尊重中医原创理念、对中医方法有亲身体验的骨干,我们得以组成执行编委会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法对照国际标准》,并且获得第四届中医药国际贡献奖。从2009年起,我们的团队在巴黎国立医院集团最大的国立医院彼基耶设立中医教学临床示范中心的项目中继续发挥出重要作用。

 

达•芬奇医学院21年中医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正在推动法国的中医事业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阿达理,男,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达芬奇医学院中医部主任。

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本站推荐 更多. . .
投稿须知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