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建设 | 学术会议 | 教育培训 | 世界中医药教育 | 人才培养 | 入会申请 | 会刊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让师承与现代教育完美结合
2022年08月19日 11:29   审核人:

要培养出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中医药专业人才,就必须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传承关系和传承方式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把前人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传承下来,在我国的教育事业由精英教育跨入平民教育的今天,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师承有益于人才个性化培养

 

 

如今,中医药院校教育已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青年中医,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但我们也不否认,单纯院校制教育还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时代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统一考试,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尤其是有些中医专业的学生到临床上不会看病,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即面临失业的困境。如何实现青年中医的个性发展,是摆在广大中医人面前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名师带教有方,徒弟勤学得法,是历代各行业人才辈出的一条途径。自古以来,中医即以师徒传承的教学模式,代代相传,积累了宝贵经验。实践证明这也是中医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中医是人体生命科学,在“传道”、“授业”过程中,许多知识和技能需要“身教”和“意会”,这就需要学生与老师有相同或类似的经历,方易理解、传承。

 

 

中医师徒传承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的名医秦越人的学生子阳、子豹,东汉名医华佗的学生吴普、樊阿都是师带徒的成功范例。传统传承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同一个老师的学生,各有特色。子阳、樊阿是针灸专家,子豹是内科专家,吴普是养生学家。

 

 

教育的方式是由教育的内容决定的,工业化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向着微观方向发展。而课堂教学具有传播知识信息量大,传授的知识标准统一、规范,受教育的普及率高等特点,无疑是师带徒传承方式的一种进步。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药在满足人民健康的需求方面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与中医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大量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课堂教学乃至今后的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等等,如同大工业生产和手工业方式相比一样,它的优势在于产品的标准化、系统化和产品的数量优势,而往往忽略人的个性化开发。因此,对中医药专家的特色传承不够完善,中医药人才的特色优势不够突出,满足不了人民健康的需求。

 

 

此外,大部分学生都非常渴求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能得到一个老师的指点。因此,只有研究中医教育传承关系和传承方式的历史和现在,探索其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变革中医人才培养的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名医。

 

 

导师制可兼顾理论与实践培养

 

 

中医学人文思想和其经验医学的特性,以及多年来沿袭的传统教育方式,使师承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医的学术体系中。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其理论学习过程与临证之间的密切同步性,决定了中医学生不仅要有理论的指导教师,更应有同步的临证老师的指导。使其理论学习能够及时地与临床实践相融合,在理论与实践相互反馈和印证中使知识得以升华,而导师制教学模式正好适应了中医的学术特性,对于中医优秀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其一,导师制教学能将传统教育方式中的师承方式与现代的教育方式有机结合,使其更加科学化,有利于中医的教育适应现代规模化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又使其能按中医药自身的规律特点培养中医药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能力,加强学生中医文化的基本素质和尽快掌握中医临证思维方式的能力。

 

 

其二,导师制教学可以为中医专业的学生构筑学习交流和临床实践的平台,特别是与临床老师的交往能使其理论学习更加直观和鲜活,弥补现行院校教育重系统理论学习、轻临床能力培养的缺陷。不仅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加强学生对中医的感性认识,通过亲眼目睹一些疑难重症经老师诊治而霍然病愈的实例,使其感受到中医确实的疗效和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优势,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医学的自信心和专业兴趣。

 

 

其三,导师制教学能促进教师的理论和临床素质的提高,一旦确定师生关系,就要求导师不仅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博学的知识,还要提高自己人格的魅力,以良好的师德带出未来医生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

 

 

导师制要早实行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创立了对大学二年级优秀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模式,其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首先,学校中医系作为组织者将具有导师资格的教师资料整理成册,提供给学生,本着自愿互利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在学生入学第二年具有初步中医理论基础后即可选定导师,可视导师的能力和情况辅导4或6名学生。

 

 

其次,要求学生每周至少与导师会面一次,导师解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除学校规定的课目外,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志向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共同制订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此外,导师可结合自身的体会为学生推荐和确定读书任务,开具书目单,并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和效果。组织学生与导师一起参加论文讨论会,导师和参与讨论的学生可以在讨论会上提出问题并辩论,在讨论过程中,导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学术思想。

 

 

最后,学生在课程外的自主时间里要酌情随师出诊,在临证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中医的感性认识,通过亲眼目睹一些疑难重症的实例,提高学生对中医学的自信心和专业兴趣。

 

 

实践证明,尽早把师带徒与课堂教学互相补充培养出的毕业生,不仅理论扎实,而且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中医四诊、常见病诊治、疑难病诊治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作者简介:王海亭,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本站推荐 更多. . .
投稿须知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闻网